解读11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2025高考新选择

摘要:随着2025年高考的临近,广东高考报名的开始标志着新一届高考生的起跑。本文将解读11所中外(境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招生政策和报考技巧,为家长和考生提供详细的报读路径分析,帮助他们了解这些具有国际化教育特色的院校。

正文:2024年11月1日,广东高考报名的开启预示着2025年高考的起跑。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招办副主任吴苏芬老师在一次讲座中分享了学校的招生政策及报考技巧,并提到了我国11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这些院校包括宁波诺丁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等。

这些学校的特点包括国际化视野、小班制教学、较高的学费、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样化的招生模式。这些院校的学费从每年4万元到20万元不等,主要由于在师资力量、宿舍条件及校园环境上的大量投入。

招生模式分为三类:

    提前批-综合评价:6所学校需要在3-4月份提前报名。

    提前批-非军检:2所学校。

    本科批次:7所学校。

这些学校对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适合渴望接受国际化教育、挑战自我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对于第一类招生模式的考生,由于综合评价的录取标准是基于校考成绩、高考成绩以及学考成绩的综合分数来确定的,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外公布的投档分数线。建议考生直接咨询招生办公室的老师。

第二类招生模式的考生需注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文理兼招,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仅招普通类(物理)考生。

第三类招生模式的考生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仅招普通类(物理)考生。

接下来,将陆续邀请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高校的招生办老师分享更多信息。